top of page
不過是五年的慶典
圖文/朱益良
農曆新年後的另一場重頭戲-元宵節即將來臨,除了北燈、中龍、南炮,三項大家熟知的盛事之外,由
蟬雨越讀以及年秊節祭自力舉辦的元宵慶典:上元春鬧,也粉墨登場躍然於高雄苓雅、前金與鹽埕街頭。
活動步入第五年,主辦團隊爬梳高雄、閩南兩地之歷史與文化脈絡,並搭配民間文學故事來編寫歌謠與製作
竿燈、燈車及花轎。為呈現心中美學意象,這些燈飾皆為手工打造,投入大量心血、時間與人力。在追
求效率的年代,實在難能可貴。隨著遊燈的日子接近,越來越多參與者與社區居民前來來協助。人與人
之間的凝聚力、文化與美感這是這樣慢慢形成。如同年秊節祭的理念:「祭典並非得依附特定宗教,而
是透過平易近人的形式,使人人都能成參與其中,聚集、交流、慶祝並延續。」
遊行隊伍自文化中心出發,兩日的燈遊足跡串起市中心與海港,將新春的祝福與願望帶向高雄港邊,呼
應這座海洋城市的脈動。街頭成了舞台,結合歌曲、舞蹈、燈車與花轎展開浩蕩華麗的遊行,過程中有
不少的路人和社區居民加入同樂,在一聲聲「蛇來蛇去」、「元宵節快樂」下,一整年工作的辛勤與壓
抑,彷彿在這兩日得到了解放,盡情地與身邊的人共舞,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,高雄成了一座迷人溫馨
的遊樂場。慶典在歌聲與舞蹈中圓滿落幕,也昭示著新春慶典也告一段落,人們將邁向今年的下個段落。
回到書店歇腳之際,看著牆上寫著「不過五年的祭典」。我不禁感嘆:「是呀,正是這五年的耕耘,一
株文化的幼苗正破土萌芽。」文化形成之路是如此長遠,而正因為有這樣熱愛土地與文化的人在四方默
默耕耘,為高雄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,使這座城市更加多元而璀璨。
發布時間 2025/02/14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