墾丁之死,半島重生
圖文 /黃政嘉
墾丁,台灣最南端的「旅遊首都」,曾以迷人沙灘和熱鬧大街吸引無數遊客到來。然而近年來,這片度假天堂卻因高昂物價、沙灘管理問題,以及過度商業化等因素,逐漸陷入困境。本該成為旅遊熱點的墾丁,為何在這個暑期,淪為負面的焦點?
1984 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,開啟墾丁作為旅遊勝地序幕。兩年後,哈雷彗星熱潮,吸引持續一整個月的觀星人潮,為這片土地奠定了觀光基礎。然而,隨時間推移,在地商家的商業利益,日益凌駕遊客的旅遊品質。沙灘上擠滿了陽傘、水上活動和沙灘車;這些活動一度帶來經濟利益,但也逐漸侵蝕遊客對自然景觀的體驗,並引發許多問題。
去年 4 月,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開招標,希望在南灣沙灘設立示範區,與業者共同規劃經營辦法。然而,公家承諾的收納設施並未如期落實,只設立了三個劃分區域的售票亭。業者感到失望,認為自己積極配合墾管處規劃,不僅參與淨灘並共同分擔救難工作,但在墾丁遭受外界批評時,墾管處卻未與在地居民站在同一陣線,這種疏離讓他們心寒。
在地跑計程車超過20年的陳大哥回憶,20 年前沙灘上滿是帳篷,那時幾乎看不見沙灘,非法經營十分普遍。雖然墾管處後來實行業者登記制度,但區域劃分不當導致衝突頻發,政治角力和關說現象也時有發生。
+++
事實上墾丁的管理權極為複雜,涉及到屏東縣政府、恆春鎮公所和墾丁國家公園。居民若要推行任何事項,必須經過層層審核,而溝通管道的不暢通更使事情進展更加困難。
居住在鵝鑾鼻埔頂里的居民們也哀聲載道。
他們並未從觀光熱潮中受益,反而因身處國家公園內,無法耕作、捕魚,甚至居住也成了問題。在國家公園成立前,這些居民早已在此定居,房屋多數已有 60 年以上歷史。地理位置正好位於颱風路徑上,災後需要修繕,但每次修繕都需通過層層申請和檢核,甚至連房屋油漆斑駁想重新刷漆改色,都無法自行決定。
+++
離開墾丁大街,往社頂方向前進。
社頂社區很早就開始推動深度旅遊,帶領遊客進入過往排灣族人的生活區域,行程刻意避開墾丁大街和沙灘等熱門景點,改由滿洲繞進社頂部落。通過「羅妹號」、「牡丹社」等歷史事件的深度主題導覽,讓旅遊不僅僅是觀光,更是文化傳遞與寓教於樂的過程。
當地排灣族部落龜仔甪(Ku-á-lut)的頭目家族後代潘甄華,憑藉對自身文化和土地的深厚認同,現為屏東縣政府認證的牡丹社事件導覽解說員。對於墾丁近期風波,潘甄華感嘆:「墾丁人受前人留下的資源眷顧,卻因利益薰心,眼裡只有錢,殺雞取卵。」
其實,早在南迴公路通車後,社頂社區就已預見到觀光分流的情況-墾丁人大發觀光財,社頂原住民卻不受待見。潘甄華回憶:「在我小時候,每次要去墾丁國小上學,途中經常被人喊『社頂番來了』。」這句話透露出她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歧視。
然而,正因為對「旅遊」的切入點不同,社頂反而成為觀光海嘯的「生還者」。此次風波不僅未影響社頂的旅遊,遊客數量反而增加。潘甄華認為,墾丁人需要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,珍惜自然賦予的一切。
+++
墾丁擁有豐富且獨特的自然環境,壯麗的海岸線、茂密的熱帶植物、獨特的石灰岩地形,以及多樣的野生動物。然而,近年隨遊客增加和過度開發,墾丁的自然環境面臨嚴重威脅。海岸線遭到侵蝕、沙灘面積縮減、珊瑚礁遭受破壞,野生動物棲地被擾亂……這些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墾丁生態平衡,也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。
面對這些挑戰,墾丁的未來會如何?或許,讓過度商業化的「墾丁」死去,重建一個以文化、土地和人的連結為核心的「半島」,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重生之路。
發布時間 2024/09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