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當我呼吸在台北的皮膚

圖文/蔡昕翰

城市四面環山,從周圍便能俯視它的皮膚。

 

台北的皮膚披著灰紅、灰藍、灰綠色的鐵皮,鐵皮底下藏著頂樓加蓋,年輕人、老人、或一家大小,都是住客。疊了一層頂樓加蓋的老公寓多半沒有電梯,嬰兒剛滿一歲的世菁也住在頂加,她說,現在帶孩子出門就要一手扛著嬰兒車,一手抱著嬰兒上下五樓,辛苦可想而知。

 

高樓層無電梯外,頂樓的冬天永遠迎著冷鋒、夏天總是頂著烈陽,高昂電費與生活習慣相互拮抗。信封及包裹也難已送達,填不上有效地址,也需要多重困難證明才能申請租屋補助,因為頂樓加蓋形成的住所在法律上並不允許存在,更不允許住人。

 

眾多缺點但頂樓同時有著誘人的理由讓人留下。除卻相對便宜的租金(許多頂加的租金並非真的相對便宜),開闊的空間也是一大吸引力。杉迪住在六張犁的頂加已經進入第六年,她說,「當初從高雄搬來台北,只考量一個能好好養植物、養貓的地方。頂加是很適合的選擇,目前仍然想不到任何搬走的理由。」住在台北這樣的大都市,不像庄腳,愛種什麼,自家門前就可以種;想曬棉被,到對面公園架起個竹竿就能曬。頂加讓都市生活有機會實踐這樣的鄉下經驗。

 

頂樓的風景,永遠面向天空及遠方,鮮少被窄巷或鐵窗遮蔽,這是一片能夠呼吸的皮膚。在繁忙吵雜大樓密集的台北城裡,下班後能有個視野廣闊的住所,或是能打造自己的綠色莊園,也是非常奢侈的要求了。頂加自身的矛盾成為台灣城市獨有的風景,陽光映照的鐵皮,反射出台北工作生存的渴望,還有從生活中解放的慾望。蒙灰的紅、藍、綠交錯而成的地景,是居住空間的妥協與對抗。

 發布時間 2025/03/11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