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 Posts

蹽過濁水溪

placeholder
11 Aug 2025
圖文 .許震唐

大雨或西北雨過後,天空乾淨通透,從屋後的菜園往東邊一望,就可以看見明晰澄澈的山巒,美麗的景致總是吸引我的目光,趕緊跑上堤防登高遠望。堤防上的大人都說:「好美的中央山脈,那裡就是溪的源頭。」在那十一、二歲的年紀,中央山脈成為澄澈山巒的唯一記憶,直到國中才知道所見那條山巒,是玉山與阿里山脈。

臺灣高度工業發展後,雨後想要從風頭水尾的出海口,看到臺灣最高陵線──玉山是極度不易的事,大概要往上游過竹塘、溪州或是西螺才有可能。溪州、西螺相當於是平原的隘口,對出海口的人來說,日常生活當中上山是不算短的心理路途,更不用說實際上一趟竹山更是少之又少,恐怕要以幾年間隔來計算。除非因農事採購竹子的需要,一回一往大概也要暫停一天田裡的工作。

至於更往上游的水里或日月潭,對於世居務農的海口人來說,則是另一個國度了。二〇一八年帶著年長的家鄉人走訪日月潭,村人康萬富說:「人生活到快八十歲,第一次到日月潭。」洪諒則說:「原來這就是日月潭的樣子。」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
濁水溪在名間、竹山社寮、集集隘寮與攔河堰這段河床,是溪流身世及地質教育最好的地點。豐富的地質樣態、貝類化石、波痕以及九二一的殘跡,自然界的演化過程、自生環境與人為的矛盾,短短一段距離,河流遠古的風采與當代環境的衝突及社會集體記憶顯露無遺。若從時間的維度來看,更可以從百萬年的尺度拉到幾年的光景,完整說明瞬時與恆常的時間感。這一小段路程驗證了濁水溪是非比尋常的溪流。

這段河床因為地理限制而進出不易,人煙罕至,通常只有水利工程專業人員進出,與不遠的國道或是臺三線車水馬龍明顯對比。河床上方路基頗大的產業大道,是濁水溪砂石車司機與車班頭,進行砂石工單確認與運費發放地點。哪位車班頭的車一進休息區,各自所屬的砂石車隊司機就會自動靠近停車,交換工單傳票費用發放,點完現金工資無誤後,司機一腳跳上駕駛座,大腳油門一踩,趕緊往原料區或砂石場揚長而去。

這段筆直道路雖只有兩線寬,但遠比河床專用道路好開順暢,一天想多賺點運費,這段路就是加速道。不論是滿載砂石而出,或是空車而回,通常都是呼嘯而過。砂石車與河床上的農夫一樣,是濁水溪的另類風景。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
古道乘載臺灣歷史與經濟發展,是現代社會文明與過去脈絡連結的索引之一。

追濁水溪,自然不能遺忘古道。濁水溪諸多古道起於撫蕃、理蕃所需,當代則利用古道發展電力布放與觀光。橫貫的能高越嶺古道、八通關古道成為休閒祕境,至於佚失的霧社至八通關縱貫線古道(中之線警備道),則成為史料研究與山林愛好者的旅途。

揹著沉重的器材,走訪能高越嶺古道前段與八通關古道前段是一件苦役,背包重心不好控制,滑動的板岩與坍塌礫石路面,更加深步行的難度。每次走上這兩段路,總是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使命感驅動著森丑之助、鳥居龍藏、伊能嘉矩、鹿野忠雄等人類學家,進入山林從事研究與田野調查?而自己還真是「毋知路,閣欲攑頭旗」(不知道方向,還想要掌旗)。八通關古道回程,照例在土地廟旁吃上兩碗塔塔加、和社山區生產的沁涼愛玉冰,把自不量力暫拋一旁,下回再來。

埔里往武界的南投七十一線鄉道,車行至卓社隧道前,總會有過了隧道就是「雪國」的感覺,車一出隧道在蜿蜒的產業道路中行至開闊處,就像進入另一個「國界」,總會很自然地讚嘆:「哇!很美的國度。」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
走過橫跨濁水溪的新武界橋,通往南投八十三線鄉道方向,再經過新武界及萬豐兩個隧道,不消幾分鐘就到了猶如冰塊熠熠發亮的曲冰。曲冰與武界距離約十五分鐘山路,並不算遠,但這段山路卻是臺灣唯一的高山史前遺址公路,是霧社到卡社(今信義鄉地利村巴庫拉斯)的理蕃古道,也是當代水力工程之路。濁水溪流至曲冰、武界一帶,多迴彎、河谷寬闊、河道堆積成灘,形成平緩的河階地。有水、有可耕種的河階、有物種與生機,自然孕育了濁水溪的高山文明。

曲冰的曲流不僅在陽光下熠熠閃亮,在月升的夜晚更是波光粼粼,月光照亮曲冰迴彎,濁水溪變成一條灑滿銀輝的月河。武界、曲冰的美會讓人忘了它在天然災害中的苦痛,成就部落豁達的哲學觀。武界的李秀梅告訴我,一輩子的山林生活,他們沒有其他欲求,「夠用就好」是他們與自然環境的相處之道。

「牧師在不在?」

「牧師不在,去山上工作。」牧師家人回應。

「去山上工作?我這不就是在山上嗎?」

的確!去山裡或山上工作是部落一般說法,原來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的河谷部落不算是山上,他們的耕地在更高的地方。車往上開,上不去了,於是我揹著相機繼續前行,尋找牧師耕種的田。沿著地圖走了一個多小時,似乎是快到六十年前的淘金部落布拉搖。總算走到制高點,發現更多的田,卻沒找到牧師。天氣變化快,加大我迷路的可能。此刻,有一部野狼機車是奢侈的!

編注:本文摘自《追一條溪/濁水溪河畔記事》(春山出版;2025),此處圖文為節錄版本,欲閱覽完整圖文,歡迎支持實體書籍。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