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列表

中秋。光覆馬太鞍placeholder
中秋。光覆馬太鞍
「謝謝,辛苦了。」這句話是這幾天現場受災戶與志工,彼此最常聽到的問候。或許鏟子超人會退場、重建之路仍漫長,但全台各地的人力、物資,金錢仍源源不絕湧入,期望重現原本美麗的馬太鞍部落。
06 Oct 2025
文.劉軒宇圖.劉軒宇、紀新洲、黃東榕空拍.佐拉
鰻工細活placeholder
鰻工細活
曾經拿下日本鰻魚進口量半壁江山的台灣鰻魚養殖業,如今因不敵國際上的價格競爭,僅剩 3% 的日本進口量。而每年鰻苗數量的不穩定性、養殖過程的風險與成本,和終端價格的浮動,讓養鰻世家像在豪賭,賭一場人生的鰻魚茭。
29 Sep 2025
圖文.許震唐
20 世紀少年placeholder
20 世紀少年
學生時期曾參與全共鬥的三浦俊一,如今年過七旬,身體得靠拐杖支撐,但內心依舊是那左派青年,每年赴沖繩參與反美抗議、組織五一勞動節遊行,在被日本人視為破敗、失業等代名詞的大阪「西成區」深根,擔任左翼組織「釜ヶ崎日雇労働組合」副委員長,與此處的街友們共同見證都市空間的更迭。
22 Sep 2025
文.蔡慧敏圖.高仲明
馬祖漁人風景placeholder
馬祖漁人風景
不同季節會有不同魚種輪番來到馬祖海域,看著月亮和潮汐過生活的馬祖居民,或放網、或釣魚、或討沰,家裡的餐桌上總有一兩盤當日現抓、現採的魚鮮,配上自家種的高麗菜、地瓜葉,就是一頓簡單又新鮮的晚餐。
15 Sep 2025
圖文.張良一
只是近黃昏placeholder
只是近黃昏
日照中心裡的長輩,像重回小學生時光,跟著做早餐、參加活動、吃飯和午睡,一切都很緩慢,但日頭西斜後,長輩們開始有了變化⋯⋯
11 Sep 2025
圖文.徐敬萱
白噪音placeholder
白噪音
在烏東前線,手機裡空襲警報 app 上的紅色從未消失,轟炸成了日常一部分。軍事據點、無人機基地隱身在巷弄民宅內,而居民在警報聲下,如常地上餐館、採買,偶而在公園,還能瞧見推著嬰兒車散步的人。
08 Sep 2025
圖文.曹雨昕
菊島之夏placeholder
菊島之夏
夏季澎湖,過量的紫外線、高溫每每超過 30 度。太陽底下,來島上享受假期的旅客,和在地居民,形成截然不同的作息。
01 Sep 2025
文.莊凱証、呂苡榕圖.莊凱証
大風吹placeholder
大風吹
颱風過去一個多月後,仍有不少住家屋頂尚未修復。雪上加霜的是,8 月 13 日襲台的楊柳颱風雖然強度相對緩和,卻把許多覆蓋受災屋舍的塑料帆布吹走,災民仍無法安心返家。
25 Aug 2025
圖文.紀新洲、黃政嘉
看不見的所在placeholder
看不見的所在
Dmytro 的一隻義眼上,畫著他在前線時佩戴的臂章圖樣。作為一名軍人,他將印有臂章的皮夾隨身帶著,將這段驕傲的時光印刻在他的眼眸上。戰爭的傷痕成了他與人對話的符號,義眼上的圖案表達了他的信念。
18 Aug 2025
圖文.曹雨昕
蹽過濁水溪placeholder
蹽過濁水溪
曲冰的曲流不僅在陽光下熠熠閃亮,在月升的夜晚更是波光粼粼,月光照亮曲冰迴彎,濁水溪變成一條灑滿銀輝的月河。武界、曲冰的美會讓人忘了它在天然災害中的苦痛,成就部落豁達的哲學觀。武界的李秀梅告訴我,一輩子的山林生活,他們沒有其他欲求,「夠用就好」是他們與自然環境的相處之道。
11 Aug 2025
圖文.許震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