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這不只是公園。它是城市邊緣的心臟,是歲月與失落共鳴的舞台。它包容了太多無以為繼的命運,收留了無處可去的靈魂。它正對百年古剎,佛祖於高處靜觀眾生,不語也不斷。

艋舺公園對秀秀來說是人生轉戾點,她說自己被詐騙集團威脅恐嚇和監視,對方甚至揚言要殺掉她兒子。8 年前秀秀離家來公園,「這裡有保全守著,還有觀音看著,安心多了。」

如果待在醫院復健將成為我的日常,我能不能接受?如果從此之後的幾十年,我都沒辦法從輪椅上站起來,我能不能接受?

賴碧珍和人談起家裡的事時,總用中國電影《人在囧途》做比喻。電影中主角為了趕在春節回老家,奔波在各種交通工具間,一關接著一關地闖。賴碧珍老家的產權訴訟,同樣也是處處有關卡,堵住出路。

「今日我來述說我兒子的事蹟,但若敵人再來,下回你們會聽別人說起我,因為我一定會在前線,與我的兩個孩子一起戰到最後一刻。沒有他們,這個世界、這條命,早已無味。」

「三蘆地區故事交換計畫」透過象徵農業記憶的秀英花,尋找不同時期到三蘆落地生根的家庭,交換他們的記憶與故事。透過攝影與繪畫,我將他們的生活故事與地區變遷勾連,讓未曾被書寫的地方記憶被看見、重述、繼承。

他曾經做夢夢見回到香港,立馬嚇醒,對比回不到香港的思念,他更害怕再也回不了台灣,害怕失去在台灣建立的一切。他說:「我仍會堅持香港人身份,但我的兒子將會是台灣人。」

劍潭山步道沿途能見到許多廟宇,以及民眾搭建的休閒俱樂部。監察院調查,三百多處的山中樂園屬於違法建築。台北市政府以水土保持及建築失修為由,拆了不少俱樂部。「全部都拆光光了,我們老人是要去哪裡?」

2025 年 5 月17 日,台灣最後一台核能機組核三廠二號機系統解聯,核能發展逾半世紀的台灣,正式(但也可能只是暫時)走入非核家園。停機前,在野黨強勢表決通過「核三廠繼續運轉」公投案 —— 反核!返核?台灣超過半世紀的核能爭議,仍未有定數。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