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—— 光復鄉被淹沒的農田面積(公頃)
600 萬 —— 光復鄉淤泥量(立方公尺)
12.3 萬 —— 中秋連假進出光復車站人次
9.3 億 —— 災後 10 天累計捐款總額(新台幣/元)
自 9 月 23 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以來,已過十天。在各界鏟子超人、國軍弟兄幫助下,市區各主要街道已清理至車輛可通行狀態,許多民眾住家內也已清理完成,可以開始逐步重建家園。但除了民眾住家外,道路周邊仍有大量淤泥及廢棄物,還需要一些時間移除。
本次災情較嚴重的佛祖街周邊,可見許多志工協助清理民宅,重型機械也在淤積嚴重的保安寺進行挖掘,但周遭農田積滿了淤泥,面積廣大,是否能完全復原仍是未知數。
有志工說,到現場才能感受災情多嚴重,心裡很震撼,從滿滿淤泥清到能看見地板,真的很感動,謝謝大家的愛和善良。
由當地青年組成的 FATA'AN 部落自救會,在此次災情發揮至關重要作用。自救會成員林輝國說,災害初期,幾乎是他們自行維持自救會運作,在光復國小提供物資發放、資源整合、志工調配等,政府的資源後來才陸續抵達。他開玩笑說,雖然現在一些住家已清理完成,但幾乎沒有生活用品,簡直像毛胚屋一樣,現在唯一的希望,就是部落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,並請縣府盡快提出災後復原計畫。
距光復市區約十五分鐘車程的阿陶莫部落,此次也災情嚴重,雖然房屋暫時清理完成,但還無法居住,志工與返家清理者,只能搭帳篷或打地鋪,老人家則暫時安置在太巴塱或瑞穗。
「謝謝,辛苦了。」這句話是這幾天現場受災戶與志工,彼此最常聽到的問候。或許鏟子超人會退場、重建之路仍漫長,但全台各地的人力、物資,金錢仍源源不絕湧入,期望重現原本美麗的馬太鞍部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