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 Posts

菊島之夏

placeholder
01 Sep 2025
文 .莊凱証、呂苡榕
圖 .莊凱証

「這個時間在路上的都是觀光客。」三叔盯著連結馬公到外外垵的縣道 203,還沒中午,路面已被日頭照得白晃晃。帶著同款安全帽、騎著租車行機車的遊客或穿著短袖短褲,無視毒辣的大太陽;或戴太陽眼鏡、隔熱外套包裹全身,全副武裝上路。

夏季澎湖,過量的紫外線、高溫每每超過 30 度。太陽底下,來島上享受假期的旅客,和在地居民,形成截然不同的作息。

上午 10 點至下午 3 點,是澎湖人盡量躲在室內的時間點。清晨出門釣魚的三叔,10 點前已返家整理完魚貨,預備宅在冷氣房裡。迫不得已要出門,澎湖在地人也會全身上下包裹地密不透風,叮囑彼此最好包成「青蚵仔嫂」那樣再走到陽光下。

膚色黑,是在地人普遍的刻版印象。被問及為何曬不黑這件事,也常讓澎湖人哭笑不得,不知如何回答是好。作息習性與陽光變化有關,避開最炙熱的時刻,於傍晚進行潮間帶採集作業,舒適又快活。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
討海人的一天,也從下午三點開始。長長的午覺後,討海人開始整網,盯著天空盤算氣候、風向。待到合適的時間,駛船出港。

觀光客與在地居民對盛夏暑熱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步調。前者分秒必爭的玩樂心態,不分時間搶玩,曬人乾成了畢生來此的深刻印記。後者順應島嶼的光影刻度,善用大自然力量,進行漁獲曬乾加工製作。

旅客短短數天內,盡情享受萬里無雲的天空與潔白無瑕的沙灘;生活於此的島民,則習慣了氣候條件。

對付猛烈的夏日,各有一套。
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參加泳渡澎湖灣,準備上岸的選手。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
placehol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