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The Last and First Pyro

新北市淡水、八里海岸施放煙火,民眾攜家帶眷至現場欣賞。(攝影/鄭宇辰)

圖文 /伙影

「年」作為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單位,也是世界運作和文化歷史發展的步伐跨距,每次我們跨出這一步,都提醒著回看和展望。新的一年,伙影祝福大家都按步就班,穩健朝目標前進。

2024 最後一天,花蓮門諾醫院的護理師為移工講解照護病人的方式。(攝影/黃東榕)

花蓮豐田五味屋的年終大拍賣。(攝影/紀新洲)

2024 年最後一班從綠島開往台東富岡漁港的船班。(攝影/劉千鈺)

2024 最後一夜,台北。(攝影/蔡昕翰)

​花蓮跨年演唱會即將開始。(攝影/紀新洲)

伙影作為世界第一個全面以區塊鏈架構運作的影像通訊社平台,在 2024 年的 8 月 1 日正式上線。截至這個時刻,有來自全台灣 22 位獨立報導工作者與我們合作,發表 30 篇原創報導;包含兩支關於緬甸革命軍和女兵的紀錄短片。報導內容觸及基隆、台北、新北、台中、南投、彰化、高雄、屏東、台東、花蓮、澎湖、緬甸、越南、法國,未來我們還與近 10 位合作伙伴持續產製和挖掘中。

基於區塊鏈的可溯源、可驗證、不可竄改、智能授權的特性,我們希望讓報導和影像的收益可以直接支持每位獨立報導工作者。新的一年,我們將開放讀者直接購買授權或贊助,點擊伙影網頁上每張照片的「藍眼睛」,即可支持每位報導工作者,讓大家能繼續關注自己所生活的區域和議題。

伙影非常在乎本地社群的交流互動。2024 年我們舉辦了將近 20 場工作坊,以務實的內容和態度,回應伙影的公共定位,培力更多實際的參與者投入執行,並給予討論和相對應的經費支持。感謝 Google nDx(台灣新聞數位創新計畫)的資金投入,未來我們也希望跟所有人一起努力,讓這個成果繼續下去。

澎湖,跨年晚會。(攝影/莊凱証)

台北「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邊哭一邊跨年」活動,向電影《愛情萬歲》致敬。(攝影/蔡昕翰)

淡水,2024 最後一夜。(攝影/鄭宇辰)

花蓮,東大門。(攝影/紀新洲)

台東,花火照亮太平洋。(攝影/劉千鈺)

​淡水,花火。(攝影/鄭宇辰)

台北,街頭之吻。(攝影/鄭宇辰)

台北,擠不到 101。(攝影/余志偉)

​遠方,台北101大樓跨年煙火。(攝影/鄭宇辰)

2025 第一場安眠。(攝影/黃政嘉)

台北車站的無家者,在 15 度的低溫下悄悄跨入了 2025。(攝影/鍾亞璇)

願美夢。(攝影/蔡昕翰)

台北,跨年人潮散去後,深夜街頭留下許多垃圾。(攝影/鍾亞璇)

總統府前的滑板少女。(攝影/鍾亞璇)

澎湖,天未明,馬公魚市場已燈火通明,準備迎接 2025 第一天。(攝影/莊凱証)

花蓮,清晨早市已準備餵飽每個人。(攝影/黃東榕)

花蓮,民眾在佈滿漂流木的海灘上歇息。(攝影/黃東榕)

​澎湖,尖山顯濟殿選在 2025 第一天舉行繞境。(攝影/莊凱証)

澎湖,元旦升旗後的慢跑活動。(攝影/莊凱証)

澎湖,國軍在 2025 第一天,於鐵線清水宮前進行演練。(攝影/莊凱証)

早安,2025。(攝影/黃政嘉)

2024 最後一天,送給 2025 第一份禮物。(攝影/黃政嘉)

 發布時間 2025/01/01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