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青山王祭典、軒社隊伍、藝陣表演通常由「地方權力人士」操辦。爐主、副爐主或有財力、勢力的信眾,會在遶境出巡的路關設立「紅壇」(臨時神壇),迎接青山王遶境隊伍到來。

五味屋經常性照顧的孩子有十來位,有活動才來參加的則近半百。經常出現的孩子,通常在週末時到五味屋幫忙店務;這些被稱為「小老闆」的孩子,除了學習將受贈的二手物品整理、分類、標價、販售、記帳外,還要思考東西賣不出去怎麼辦、如何物盡其用等問題。

下午三點時,我的內心極為焦慮。緊接著,就是光圈基金會攝影書獎的公佈時刻,我入圍的獎項是「首部攝影書獎」(First PhotoBook Award)。當他們公布第一個得獎者時,現場充滿了歡呼與掌聲,但我聽見的,卻不是我的作品名稱。那瞬間,我極為失落⋯⋯

在劇場的演員、工作人員收入都不穩定,排戲時間都長,可能需要幾份工作才能養活這熱忱。也許哪天我們再碰面,誰都不見得還在劇場工作。於是,我開始一個個向他們邀約⋯⋯

近年海洋生態枯竭,不少產業不敵大環境變化,被迫歇業或轉型。我與老頭家攀談,他無奈地說這個產業已看不見未來。今年,最後一批小管片製作完成,正式宣告北風北的到來。

不平靜的東港迎王祭典,雖說始於災害,但那些對決策的不滿、對傳統禮數的輕率、商業化的變革,背後都是人的操作。在古老的祭典當中,那些變質的,與不變的,也因為「人」的關係慢慢透顯出來。

已完成女跨男手術的湯姆,在甫於上週五(10/25)落幕的跨性別遊行上說 ,「變性這條路,我走了10年」,期間花費龐大金額還得肩負生命危險,希望政府可以讓跨性別者有更安全、友善的性別變更程序。

俗話說「討海行船三分命。要去黑影、毋去吊鼎。」當代討海人除了要有海洋、生態知識,還得具備漁船機具的緊急整備能力。返港後,連魚貨通路、海上漁權,也得靠自己去跟老天爺拚來。

台灣團隊採訪三位金翅鳥的游擊女戰士,一窺女兵在戰爭扮演的角色,聽她們訴說夾在家庭與從軍的兩難,與個人生命的巨大改變。

金翅鳥部隊與其他反抗軍不同的是,全部成員都是在 2021 年政變後,加入武裝反抗的年輕人。台灣採訪團記錄他們如何從城市裡的受薪階級,變成提槍上陣的戰士。

𨖲童(Lên đồng)是越南傳統的祭拜習俗,與越南的母神信仰(Đạo Mẫu)有關,在台上舞蹈的祭司,得有一定經濟地位才能實現贈與,還要透過一筆不小的金額捐贈,才能獲得洗禮。祭司們相信,發放這些物資給予信眾後,神明會給予祭司更多的物質。

花蓮自早就被視為台灣邊陲,因而有後山之稱。要從政經中心的北部到達花蓮,只能走蜿蜒曲折又有落石風險的蘇花鐵公路。如今因 0403 地震,花蓮又落回接近孤島的地理狀態。麻煩的是,這情形並不會在短期間得到解決。

澎湖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珊瑚礁,但全球暖化造成珊瑚在短時間內集體死亡,累積下來的砂砱就堵塞了港口,造成船隻進出困難。對仰賴交通船進出的島民而言,這會導致直接的民生危機不只人類,潮間帶的豐富生態系,也因砂砱堆積而面臨嚴峻生存危機。​

「食免驚,飲通海」是在地人對小琉球迎王祭儀的描述。家家戶戶除了擺出香案桌迎接神明,更會擺出飲料、點心,讓參與這場盛事的人享用。迎王期間,遶境隊伍與觀光業的各種元素,在這座小島上相遇、碰撞,產生許多專屬於這座島嶼的有趣畫面。

澎湖人口中的「七月時」,是一年一度的祭祀大月。不論廟普、家普或海上的普船,皆能看到普渡祭儀與常民生活緊密相連。對澎湖居民而言,普渡是代代相傳的歲時生活,即使熱鬧程度不如以往,祭儀(品)也益趨簡便,老一輩仍謹記在心,履行多年以來的歲時約定。

墾丁,台灣最南端的「旅遊首都」,曾以迷人沙灘和熱鬧大街吸引無數遊客到來。然而近年來,這片度假天堂卻因高昂物價、沙灘管理問題,以及過度商業化等因素,逐漸陷入困境。本該成為旅遊熱點的墾丁,為何在這個暑期,淪為負面的焦點?​​

台灣西部近海漁業,大部分都是 12 海哩內的「沿岸型家計小規模漁業捕撈型態」,自台灣工業發展前至今,未曾有太大改變。此類漁業的人員組成,大部分也都是家庭成員,如父子、兄弟、夫妻的樣態。凱文的船隊編組,正是與父親組成的父子船。​​

中橫是台灣第一條鑿山破嶺,連接東西部的橫貫公路,東起台中東勢,穿過谷關、梨山,最後抵達花蓮太魯閣,自 1960 年 5 月通車起,極大地改善了東西部的交通。2024 年 4 月,太魯閣因強震造成多處邊坡、路段毀損,中橫再度進入停擺狀態,花蓮也因此成為島中的孤島。 ​​​

海浪優柔伏上岸邊,一起一落照拂基隆港灣。雨都總是就著陰雨,像罩著層紗,隨農曆七月到來為基隆點上些許燈火。在陰陽邊界游移的眾靈嘈雜,整座城市宛如期間限定的魔幻公園。

近年來,澎湖民俗信仰呈現兩種分歧的發展之路。一種仍維繫傳統在地文化,另一種則移植外來文化;兩者顯示傳統與現代的拉距與落差。本文以外垵温王宮王爺信仰儀禮,對比馬公銅山館慶典活動,呈現記憶文化的延續,以及世代價值觀的剝離。

在我付諸拍攝前,就聽聞秀美阿嬤罹癌,已經沒有體力再到海邊採集了。再次見面,她精力明顯衰退,但聽到我想記錄海女故事,依然艱難地起身,從儲物間裡翻出她陳年的海女裝備。

緬甸克倫邦,一支反抗軍由政變後逃離的年輕人組成,四位指揮官曾參與 1988 年的革命運動,後來以難民身份流亡美國。2021年政變後,他們重回叢林建立反抗軍。其中一位已六十多歲的指揮官說,這是他剩餘人生最後一次革命,也希望是緬甸這個國家的最後一次。

西瓜是花蓮非常重要的高經濟作物,在地人用「綠金產業」形容這裡的西瓜農作。然而今年採收季,另一種「作物」卻也悄悄出現在農田裡- 太陽能板。不少人疑惑:「光電大軍也開進花東縱谷,將觸角探進原本的良田了嗎?」

所謂的「全家福」經常被作為家庭幸福的證據,然而在這些照片背後,往往有更多難以述說的故事。我的母親是一名「越南新娘」,台灣人談起她們時,多半帶著歧視、壓榨或騙財等刻板印象;然而身為一名越南新二代,我在自己的家中看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
管憶華是台灣針孔攝影界先鋒,也是首位受邀出版針孔攝影專書的影像工作者,舉辦過大大小小的攝影展。他的腦海裡總有各式奇特的針孔相機題材;壞掉的相機、牙膏紙盒、糖果盒、飲料罐、樂高玩具都是他的製作題材。四月,花蓮地震後,他開始住在相機裡⋯⋯

關渡平原是台北市最後一塊尚未大力開發的土地,也是僅存的大面積平原農業區。多年來,開發此地的聲浪此起彼落,伺機而動的土地掮客也所在多有。隨著《國土計畫法》即將在 2025 年上路,這塊承載都市熱島的綠地,又將面對未知的命運⋯⋯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